首页 文案列表 专题片解说词 文化专题片 筑梦天下解说词脚本|脑洞建筑“家”

筑梦天下解说词脚本|脑洞建筑“家”

文案配音员:博渊
文化专题片 1415 分享



Part 1

主持人1:你好,欢迎收看《筑梦天下》,我是周瑛琦。在新春佳节里,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财源滚滚。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要聊的是什么建筑呢?它就是“家”。可能在南方过过新年的朋友们都知道,广东人新年有个习俗,就是大年三十与初一要逛花市,广州叫“花街”,粤语说“唔行花街唔算过年”,就是说不逛花市不算过年。买些花、柑(与金谐音)、桔(与吉谐音),把万紫千红带回家中,寓意一年花开富贵,万紫千红,大吉大利,而且还会将摆在家中的柑或桔都要挂上红红的利是封等等。其实平时广东人的家里一年四季都会在阳台上种植很多绿色植物,整个家显得朝气蓬勃之外,绿色植物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今大都市生活中,四处林立着各种造型绚丽的摩天大楼,那一抹绿显得格外的珍贵。据统计目前有40亿人居住在都市环境中,每过十年,就有一片英国大小面积的土地被混凝土丛林取代。面对当前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的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如何做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成为了当前与未来全球建筑业关注的焦点。其实在近几年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建的住宅小区以及公共建筑中,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甚至在阳台上种植很多垂吊植物。但是有个脑洞大开的建筑师,他将各种植物以及树木搬进了住宅的阳台中,形成了一片空中森林。这个Amazing house到底长成啥样,又身在何处呢?现在就让我们赶紧带您去看看这个脑洞大开的房子。

 

解说:它是时尚之都,潮人的聚集地,有着世界时装晴雨表之称;它是歌剧圣地,夜生活的天堂;它是艺术之城,《最后的晚餐》彰显其光芒;它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同城德比,总能让足球的死忠粉们血脉偾张。意大利米兰,一个妙不可言的城市,一座拥有着众多头衔的世界最为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之一。

 

解说:然而在这繁华与时尚,随处可见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的米兰市中心,树立起两座风格迥异的摩天“树塔”,一座高79米、另一座111米。

 

解说:站在米兰街头,远望这两栋建筑,一片郁郁葱葱、苍翠欲滴,一时间分不清是树在楼中,还是楼在树间。青草依依,树影婆娑,恍惚间不知是置身城市还是山野。因此,建筑师们给他取了个特别的棒的名字“垂直森林”,也是全球第一个“垂直森林”。

 

解说:那么这个脑洞的建筑为何会出现在米兰这样一个时尚都市里,而不是其它的地方?原因是米兰是欧洲人口最密集与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欧洲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让当时负责2015米兰世博会总规划师Stefano Boeri(斯特法诺·博埃里)看在眼里,他决心要改变人们对米兰的这种感知,让绿色长在人们居住的房子里,让树木、鸟类和人类一起生活。

 

解说:但是要建造这么一座垂直森林其实并不容易,面临着各种艰巨的挑战。依附于土壤生长的树木根系能否适应新的环境?在没有封闭遮挡的阳台里,如何确保这些树木不被吹断、倒下?为此,建筑师团队和工程师、植物学家等一起合作,共同研究解决方案。他们在极端的风环境下做实验,确保这些树木不会被吹断,只有顺利完成风洞试验的树木才能进入垂直森林。

 

解说:然而要把它们从舒适的家园移植到高耸入云的塔楼中,也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因此,建筑师们打造了这种特殊的帷幔来保护植物,避免它们在运输过程中受到过多的震动。巨型起重机将植物升到所需的楼层,阳台上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确保树木安全着陆。

 

解说:“垂直森林”项目从2006年开始设计,四年之后才开始施工,历时三年建成。沿着外墙体,层层种下了共730颗乔木、5000多株灌木,以及1.1万株草本植物。然而建造这样一个垂直绿化,相当于安插了一个7000平方米的森林在城市之中。当室外温度达到30度以上时,在植物的调节下,室内温度可下降为适宜人体的温度,它还将形成一个微型环境,为住户提供氧气,同时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和粉尘。

 

主持人2:其实绿色建筑概念很早就有人提出过,只不过Boeri里是第一个完美的将它实现于建筑中。而他的这个疯狂理念,在2014年和2015年相继获得了法兰克福国际高层建筑奖(IHP)和芝加哥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金奖(CTBUH)。对此Boeri表示,如果建筑能为人类和自然共生搭起桥梁,那就是属于未来的建筑,是有希望的建筑。那么未来的建筑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可能每个人对于“未来建筑”的想法与定义也有所不同。而接下来的这个Amazing house,透明的建筑结构,将房屋内的一切活动暴露于公众视野之下。因为在建筑师看来,未来与原始并不是两个对立的概念,而应是一体。

 

解说:白色的钢架、全透明的玻璃、一堆互相堆栈的方盒子,一个悬浮在空中的透明空间,如同梦境中的房屋。

 

解说:这栋名为“House Na”的住宅,坐落于东京密集的现代日式住宅中。它对于环境所抱持的态度却与周边建筑截然不同,相对于其它住宅厚实封闭的外墙所展现的内向性,在白天里房屋主人的生活被全透明的展现出来。

 

解说:为了满足业主在家中“游牧”般生活的想法,建筑师藤本壮介将本身并不大的宅基地分成了多个结构单元,摒弃以往的结构模式,通过台阶创造出各个使用空间,而这些空间所具有的功能都由在里面的人来创造。

 

解说:“藤本壮介”日本新锐建筑师,素来以将自然光线引入建筑的设计而闻名,在他的一个个作品里,重新定义了人和空间的关系,建筑、家具、地形、材料已经超出了我们所能想象的需求范围。其设计的“House Na”更是进一步模糊了室内外分界线。然而这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却饱受人们的诟病,晶莹剔透的玻璃房屋,将个人的隐私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甚至有人称他为暴露狂建筑师。但也正是因为各种争议之声,吸引了无数好奇的人们前来目睹这座神奇之屋。

 

解说:“House Na”总楼地板面积约84.7平方公尺,宽敞的内部空间由20块大小不一、厚度为6.5厘米的木板高低错落地铺设而成,不同标高的楼板定义不同的空间,突破了“门”、“窗”、“屋子”的概念。每块楼板也没、有明确的功能,没有规定说哪里是餐厅、哪里是书桌,随便找块木板便可形成日常生活中我们所需要的家具,比如工作台、床、餐桌、衣柜等等。宽松的整体与独立的楼板为不同规模的活动提供了适当的环境,两人可以选择在暧昧的空间里无限接近,一群客人又能分布到小屋不同的房间里。小屋既是独立的一间房,同时也是一系列房间的组合,被称作“分离与凝聚的单元”。

 

解说:白天,无需开灯或者其它照明工具,阳光通过玻璃照进屋子的每个角落,享受光的温暖,欣赏窗外的美景。夜晚,拉上窗帘,让室内与外部空间暂时隔离,使住户拥有了相当的私密性。

 

主持人3:很有趣的是,很多建筑大家们早期的精力都非常的相似,都不是科班出身或者是后来因为某种机缘巧合开始从事建筑。藤本状介也不例外,在上大学之初,他原先更想成为爱因斯坦般的物理学者。由于爱因斯坦曾提到过空间与密度随着速度与时间因素而扭曲变形的特殊解读方式,让藤本状介为之深深着迷。虽然藤本后来转为专攻建筑,不过这份深受物理学影响所产生的(空间思维)却不曾改变。2015年10月10日,藤本状介作品展“未来之未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展示了他参与的100个建筑模型,而在这些琳琅满目的模型中有一个点贯穿始终,那就是藤本状介所秉持的理念“让建筑回归到诞生的原初”,给人们一种新的启发,思考建筑的各种可能性。下节回来,《筑梦天下》精彩继续~~~~~~~。

 

 

Part 2  (巨型鹦鹉螺贝壳屋)Javier Senosiain  贾维尔 赛诺西


主持人4:2018年1月21日,《coco》获得第29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动画类最佳影片奖。一个鞋匠家庭出身的12岁墨西哥小男孩米格,自幼有一个音乐梦,但音乐却是被家庭所禁止,他们认为自己被音乐诅咒。在亡灵节日里,不小心触碰了一把吉他的米格踏上了亡灵土地,在五彩斑斓的神秘世界开启了一段奇妙冒险旅程的故事,而该片的灵感源于墨西哥的亡灵节。这部影片也成为的将United States of Mexico 推上了热搜,成为众人热议的话题。有人说童话故事可能是这个世界中最狂野想象的产物,而建筑师们却是最擅长把不可能之事带到现实之中。那么要是让建筑师们来建造一个如同童话故事中的房屋,它又会是如何模样呢?

 

解说:这座“鹦鹉螺贝壳屋”式的房屋,位于墨西哥的Naucalpan ,建成于2006年。房屋的主人是一对有两个孩子的年轻夫妇。由于厌倦了传统的住宅,希望能够拥有一座融入大自然的住房,于是便有了这座惊世骇俗的房屋。

 

解说:现代的鹦鹉之家,如同童话故事中迷失了方向的人们,突然在森林深处发现了一座神奇之屋,为奇独特的建筑构造而惊叹不已。

 

解说:“鹦鹉螺”是海洋软体动物,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由许多腔室组成,而各个腔室之间由隔膜隔开。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平滑细腻,多为红褐色。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

 

解说:由于鹦鹉螺的螺旋形状,房屋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都是不平行的,这样以来也增加了房屋的建造难度。

 

解说:沿着一道层层递升的楼梯,穿过一扇彩色玻璃墙门走进贝壳屋,迎门的右手边被各种植物包围着的花朵般的沙发休息区,前方是餐厅、独特的电视室、工作室、以及私密的卧室等等,有趣和别致的生活空间。人们在鹦鹉螺内部随意流动,没有任何划分,在三维的和谐空间中你会发现第四位的动感,沿着蜿蜒曲折的螺旋楼梯而下的时候感觉就像软体动物趴在植被上。而创造这个Amazing house的建筑师Javier Senosiain是现任墨西哥自治大学建筑学教授,被称为“有机建筑”的倡导者。

 

主持人5: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于墨西哥的Javier Senosiain一直在不停的探寻将生物带入建筑之中。他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在墨西哥,而这些作品都像是自然界中发现的动物或者其它的形式。不仅如此,这位大胆的建筑师,甚至连自己在墨西哥城的房子都设计成了海洋中最大最凶的鲨鱼。他的有机之家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建筑 ,同时在世界各地高耸墨西哥建筑。其实对于人与自然到底应如何和谐相处这件事情上,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不少的建筑家们在不懈地进行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栖息生活的土地呢?1967年,位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一个如同儿童建筑积木的奇特住宅一举成名,吸引了5000万游客前来参加蒙特利尔世博会,至今仍是世博会历史上的最高纪录。这所Amazing house到底有多奇特呢?

 

解说:栖息地67号,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圣劳伦斯河畔的一座社区建筑,由于其独一无二的外观而成为蒙特利尔的地标建筑,为世界上最奇特的建筑之一。


解说:整个建筑群有三个独立的公寓群组成,共有158套公寓纵横叠加,从远处看,就像是一堆纸箱堆积而成。模数的大胆设计,将所有的房间组成了不规则的立方体,几乎每一个房间都可以享受到日光照射。而12层之上的公寓,除有中央供暖和中央空调以及很好的隔音效果外,还有大约20-90平方米的私人阳台,6部电梯和供人们容易行走的入口分区。


解说:1963年,原本获得国际博览会举办权的莫斯科,突然提出没有能力举办这届博览会,并决定交出此次博览会的举办权。于是这届博览会主办权临时改由加拿大蒙特利尔。为呼应该届世博会“人与世界”的主题,蒙特利尔决定建造一个新型住宅小区,展示现代城市房屋经济、生态、环保的发展趋势。而当时在麦吉尔大学读书的摩西·萨夫迪的论文最终入选,栖息地67号也因此诞生。


解说:栖息地 67号的设计理念来源于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爱克苏佩里的著作《人类的土地》,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王子》的作者。《人类的土地》探索人类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栖息生活的土地,而栖息地 67号也遵循这一理念,尽可能地将自然环境与建筑设计本身结合在一起,为居住在此的人们带来“天堂”的感觉。


解说:1967年,“人类与世界”为主体的世博会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行,参观人数超过了5000万。这种广泛的民众参与度,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难以想象,也是世博会一百多年历史中空前成功的一届世博会。


解说:而在这次的世界博览会的90个展览馆中,最后只有两座被保存了下来,其中一座是巴克敏斯特·富勒的网格球顶,另一座保留下来的便是由摩西·萨夫迪设计的“栖息地67号”。一鸣惊人的蒙特利尔地表建筑“栖息地67号”,也使得摩西·萨夫迪顺利地走上了成为建筑大师的康庄大道。


主持人6:“Habitat 67”的出现,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外观简洁、质朴的纸皮箱房屋,被凌乱堆放的同时却不失家的温馨。无论是“垂直森林”、“Na house”、“鹦鹉螺贝壳屋”、还是“Habitat 67”,每一位建筑师以不同的方式诠释了他们自己对于“家”的概念。这些家伟大之处不在于它多么奇特、多么前卫,而在于他们带来的影响和引发的思考,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抛开上班、娱乐、睡觉的时间,我们在家活动的时间可能也就那么四五个小时,但“家”对每个人的影响却意味深远。如同美国歌手Blake Shelton歌词中描述的那样,May be surrounded by a million people i ,Still fell all alone,I want to go home.“家”如同一只小船,承载我们穿过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却因乘坐在这只熟悉的小船上,我们竟不敢到陌生。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